科室总面积约1000m2,设置床位20张,为10万级洁净病房,可进行多种监测与支持治疗,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固定资产约1000万元。主要设备有:床单元吊桥式吊塔、索林(Sorin)体外膜肺氧合设备(ECMO)1台,国内外先进多功能呼吸机20台,便携式转运呼吸机2台,无创呼吸机2台,经鼻高流量氧疗仪5台,血液净化机1台,心电图机2台,纤维支气管镜3条,除颤仪1台,GE床旁超声设备2台,无创颅内压监测仪1台,床旁多功能脑电监测仪1台,亚低温治疗仪并配有冰毯冰帽6台,震动排痰机3台、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视喉镜等。
主要救治病种:
1. 各种病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出血和凝血异常、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2. 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挫伤、肺栓塞。
3. 重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急性冠脉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
4. 重症腹腔感染、血流感染、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
5. 重症多发伤、复杂皮肤软组织感染。
6. 重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脑炎、颅脑术后、脊柱外伤及颅脑创伤。
7. 重症热射病、严重中毒性疾病。
8. 重大手术后围术期管理。
科室技术类开展项目:
1.ECMO技术,利用其心肺替代功能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急性严重心功能及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创造了生还机会;
2.IABP辅助循环技术;
3.人工气道建立和气道管理;
4.纤支镜应用技术,开展了床旁支气管肺泡灌洗、经纤支镜肺活检等技术,为肺部感染的病原体检查、呼吸道恶性肿瘤的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疗效及预后评估提供了技术依据;
5.床旁重症超声技术;
6.心肺复苏技术;
7.俯卧位通气及气道廓清技术: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大大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
8.机械通气技术,对于急慢性呼衰,能够迅速纠正严重缺氧和C02潴留,积极处理原发病或诱因,对于减少重症呼吸衰竭病人机械通气时间,维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9.持续多功能心电监测技术;
10.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包括:CVVH、CVVHDF、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免疫吸附等,可用于多器官或单一器官的功能障碍的支持和治疗。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患者,妊娠期脂肪肝、各种类型的肝衰竭、重症胰腺炎、免疫系统的疾病如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以及各种急性中毒患者的救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1.动脉置管技术;
12.中心静脉置管技术;
13.其余各种穿刺技术。
科室位置:5号楼三楼
联系方式:0393-481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