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此关爱,“乳”此重要
乳腺癌常被称为“粉红杀手”,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男性乳腺癌较为少见。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有30余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什么是乳腺癌
乳腺癌是指发生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女性占99%,男性占1%。乳腺癌细胞可以通过淋巴液或血液向全身播散转移,最常见转移至骨、肺、肝、脑等重要脏器。
我们通常所说的乳腺癌,实际上指的几乎是所有乳腺恶性肿瘤,包括各种乳腺癌、乳腺肉瘤等,而没有进行严格的组织病理学区分。
乳腺癌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1.月经初潮早,年龄<12岁;绝经晚,年龄>50-55岁,或行经>42年;晚婚,晚育。
2.初次生育年龄晚,未哺乳或35岁以后才生育。
3.内源性因素:本身雌激素水平高。外源性雌激素:滥用避孕药,更年期及绝经后长期激素替代治疗。
4.有乳腺癌家族史,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乳腺癌患者。
5.乳腺癌患者的另一侧乳房。
6.既往有胸部放疗史的患者。
7.有乳腺良性疾病史,如重度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乳头溢血、溢液等。
8.过于肥胖、长期高脂肪饮食、酗酒。
9.精神因素如:长期紧张焦虑、抑郁。
生活习惯如:经常熬夜、上夜班和长期吸烟的女性。
乳腺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早期乳腺癌的症状多不明显,常以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异常、乳头溢液、乳头或乳晕异常等局部症状为主,由于表现不明显,非常容易被忽视。
如何进行乳腺自我检查
乳腺自我检查,有助于提高妇女的防癌意识。鼓励妇女掌握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建议绝经前妇女于月经来潮后7~10 天行乳腺自我检查。绝经后妇女每月固定一天自我检查。方法如下:
乳腺良性疾病与乳腺癌如何区分
乳腺肿块也有良性、恶性之分,触摸到肿块时两者有不同的特征:
乳腺良性肿瘤触摸表面是光滑的,边缘清楚,摸的时候来回滑动。这些情况大多数是乳腺纤维瘤(乳腺腺瘤),是良性的,多见于年轻未婚女性。
乳腺恶性肿瘤触摸高低不平,肿块固定,触摸时不易滑动。
总之女性要特别注意乳房肿块,需要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如何正确筛查乳腺癌
当体检或自查发现有乳腺肿块时,应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1.乳腺超声是诊断乳腺疾病最常用的检查。乳腺超声简便、经济、无创伤、无辐射,还可以区别实性病灶和积液囊肿,常用于年轻女性,尤其是妊娠、哺乳期妇女。
2.乳腺钼靶X线摄片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最简单、便捷、准确的方法,它能分辨超声不能检查出的更小的肿瘤,鉴于乳腺X线对年轻致密乳腺组织穿透力差,一般不建议对40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体检未发现异常的妇女进行乳腺X线检查。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行1次乳腺超声或钼靶进行常规检查,以便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3.乳腺磁共振(MRI)检查。可作为乳腺临床体检、乳腺X线或乳腺超声检查发现的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查措施。
4.检查时间以月经来潮后的7~10天最佳。
乳腺癌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乳腺癌与雌激素相关,所以在日常饮食中就应当避免食用雌激素含量过高的食物。比如蜂皇浆、蜂胶、雪蛤、甲鱼、西洋参、胎盘、羊胎素、燕窝、蛋白粉等食物都是需要减少食用量的。这些食物雌激素含量非常高,极有可能诱使疾病复发。另外还需要戒烟戒酒。
乳腺癌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乳腺癌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有以下3种:
1.CA15-3 (糖类抗原153)
CA15-3是乳腺细胞上皮表面糖蛋白变异体,在乳腺癌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乳腺癌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参考值:0~25u/ml
临床意义:可用于乳腺癌患者治疗后随诊和疾病复发的监测指标。CA15-3的高度表达,可以协助判断乳腺癌患者的转移和复发程度,但对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
2.CA125 (糖类抗原125)
CA125是存在于细胞表面分子量较大的一种糖蛋白抗原, 是临床诊断卵巢癌的常用标志物。
参考值:0~35u/ml
临床意义:通过检测CA125水平有助于乳腺癌的检出率,且在乳腺癌复发转移过程中CA125也有上升趋势,但CA125特异性较差。
3 .CEA (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 CEA) 是一种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性的酸性糖蛋白。
参考值:0~5ng/ml
临床意义:CEA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对多种肿瘤有辅助性参考作用,但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特异性不强、灵敏度较差。
温馨提醒:相比于单一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具有更佳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