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盘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您好!欢迎您来到濮阳油田总医院官方网站!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院内新闻
栏目导航
院内新闻
我院荣获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3名医护分获全国和河南省抗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发布时间:2020-10-22 18:28:15    点击:3519次    [关闭本页]

10月21日,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郑州隆重举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褒扬先进、致敬英雄,回望大战、回顾大考,一大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隆重表彰。我院荣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支援市第五医疗队队长吴世群、呼吸科护师、濮阳市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贾鑫鹏荣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我院院长司定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宋舒娟、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吴世群、贾鑫鹏出席表彰大会。

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威胁,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我院作为濮阳市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之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迅速投身到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召开动员大会,全院培训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严密组织,主动作为,严把死守,科学防控,排查发热人群、隔离重点患者,转诊疑似病人,支援定点医院,驰援湖北疫区,在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主力军和冲锋队作用。1月27日组建了700多名职工参加的临床救治与后勤保障预备队;在原有发热门诊基础上新建了特殊发热诊区和2个医学留观病区;采购调配了一大批防控物资和设备;在人手上做到召之即来,在基础设施和物资准备上具备了防范疫情爆发的处置能力。疫情以来共接诊发热患者22000多人次,救护车院前接诊发热病人1027人次,特殊发热门诊排查390人次,组织会诊338人次,上报疑似病例17例,留观发热患者80例。4月22日承担“应检尽检”任务以来,共完成核酸标本检测58956人次,抗体标本检测41397人次。根据市卫生健康委指令,先后派出5批共44人执行医疗支援任务,其中支援武汉3人,支援市五院41人。严格执行门禁管理、发热筛查、消毒隔离和安全防护等措施,实现了新冠肺炎院内0感染、医务人员0感染、外派医疗队0感染。支援市五院医疗队受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表彰,44名医疗队员获得市级“抗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4名一线医护人员获得中原油田“疫情防控先进典型”称号,21名医疗队员在医疗救治第一线光荣入党。

吴世群是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濮阳市医学会感染性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濮阳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他1983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从事感染性疾病临床医疗37年。他始终秉持医者初心,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用精益求精的态度,诠释了一名感染科医生救死扶伤,真情呵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者情怀。1997年、2000年他两次作为保健医生随中原油田外闯市场队伍赴苏丹、沙特工作,战高温、抗瘟疫,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为石油工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为当地群众义务看病,传播友谊,治病救人,为保证油田承揽项目的顺利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油田总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他参加了2003的抗击“非典”、2009年抗击H1N1禽流感和频繁发生的甲流、手足口病等疫情防控医疗救治,为迅速控制疫情屡建大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57岁的吴世群再一次逆行出征,他担任油田总医院支援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医院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在定点医院参加医疗救治40多天,创造了所管病区病人0死亡、医疗队员0感染的佳绩,10名队员在抗疫一线光荣入党,油田总医院和支援市五院医疗队被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评定为“疫情防控先进集体”,41名医疗队员获得全市通报嘉奖。他领导的感染性疾病科党支部被中原石油勘探局党委评定为2020年度局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他本人荣获局级“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称号。

宋舒娟同志是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管护师,中共预备党员,1987年出生,2010年参加工作。作为一名感染科护士,她十年如一日,秉持医者初心,坚守责任担当,视专业如生命,待患者似亲人,用精益求精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工作,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天使情怀。作为科室护理组的业务骨干,她多次参加甲型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热等传染病疫情防治工作,护理过大量的肝病、结核等传染病患者。特别是在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治中,她不顾自己的孩子就是易感人群,争上一线,带头值班,从不畏难避险。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疫情一开始,宋淑娟就和全科同事一起战斗在发热筛查、隔离留观岗位上。本地出现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后,医院按照上级指示组建支援定点收治医院医疗队,她又坚决要求参加。院领导考虑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二胎宝宝还在哺乳,劝她留科值班。她说感染科是疫情防控的第一梯队,个人困难再大都能克服。于是她带着吸奶器和回奶药,作为首批医疗队员冲上了医疗救治第一线。突然断奶给她带来严重的涨奶问题。回奶有一个过程,身穿防护服又不能随时吸奶,一个班下来,她整个胸背部都是僵硬的,脱衣服的时候胳膊都抬不起来。为了尽快回奶,她加大回奶药用量,尽量少喝水,缺水造成口鼻干和严重口腔溃疡。一次在隔离病房突然鼻子出血,为了不浪费防护服,她硬是坚持到下班才去清洗脸上、身上的血迹。为了表达对党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和抗疫到底的决心,她在疫情阻击战最危险、最艰苦的时候,依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由于她表现出色,政治坚定,党组织批准她火线入党,并被授予全市疫情防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整个疫情期间,宋淑娟随医疗队在定点医院坚守了40多天,直到全市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双清零。加上之后的14天隔离,她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未跟刚满周岁的宝宝和家人们见面。如今她回到了自己的岗位,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她和同事们继续坚守在所在医院疫情防控一线。她时刻准备着,只要有疫情,随时上前线,永远做一名逆行的抗疫战士。

贾鑫鹏是我院RICU的一名护师。工作中以爱心、细心、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待每一位患者,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贾鑫鹏刻苦钻研业务, 2017年分别到四川华西医院RICU进修学习三个月,郑大一附院睡眠呼吸科进修三个月,熟练掌握了各种专业技能操作和心肺复苏术、呼吸治疗、气管插管、电除颤等急救技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贾鑫鹏主动请缨,冲上了疫情防控第一线。2月3日,医院指派贾鑫鹏等3名同志参加濮阳市援鄂医疗队,并任命他为小组长,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毅然告别家人,白衣执甲,逆行而上。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表决心,他在抗疫前线向河南省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向组织保证一切行动听指挥,服从安排,经受住了党组织的考验。随医疗队进驻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整建制接管C7东危重症病区。刚开展工作的时候,穿的是比防护服还厚的防化服,穿好防化服再穿上隔离衣,期间要戴三层橡胶手套和两层薄膜手套,三层鞋套,再戴上外科口罩,护目镜以及防护面屏,所有的缝隙都要用胶布粘起来,按照程序一步步做下来,内穿衣已经被汗水湿透,还没活动就感到了呼吸急促。给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五层手套下的手有些麻木,拿东西也不是那么利索,平时很容易做的事却要花费十倍的时间来完成。进入隔离病区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所,很多时候都是带着尿不湿工作,工作久了要坐下来休息一下,浑身被汗水湿透,能够清晰的感觉到汗水从脊背上滑落。虽然很疲惫,能在国家危难之际,出一把力,流一身汗,这才是医务工作者值得骄傲和自豪的。面对湖北口音很重的患者,他们用百倍的耐心获取患者的信任,认真疏导,消除患者对新冠肺炎的恐惧,解除思想包袱。面对80岁老人排便不畅,主动为患者手动排便,解除他的难言苦楚。支援武汉一个月后,濮阳市援鄂医疗队全体战友集体递交请战书,要求继续坚守岗位和武汉人民共同战斗,直至最后胜利,疫情不退,决不下战场,用行动践行了对党的忠诚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为武汉保卫战的胜利坚持到底,体现了一位年轻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撰稿、编辑/司民权 审稿/李凤和





  • 医院服务号

  • 医院订阅号

  • 医院视频号

  • 医院微信小程序

  • 医院支付宝小程序
Copyright © 2015-2026   濮阳油田总医院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11020202号      51LA统计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
地址:濮阳市大庆路124号   电话:0393-4821096
本站所有医疗建议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替您去医院诊断。本站内容媒体转载需经本站同意